-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一审: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2021)琼 73 知民初1号
【基本案情】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亚华研究院)为水稻“隆科638S”的植物新品种权人。该品种可以作为母本与父本“R1377”组配,繁育“隆两优1377”杂交水稻。2020年5月,亚华研究院发现张某疑似利用“隆科638S”母本进行育种。张某生产被诉种子并被行政机关查处。经鉴定,被诉种子样品与“隆两优1377”系极近似品种或相同品种、与“隆科638S”存在亲缘关系。亚华研究院向法院起诉,主张张某擅自使用“隆科638S”进行繁殖制种的行为构成侵权,诉请判令张某停止侵害,销毁繁育的全部侵权种子及其全部母本“隆科638S”种子,赔偿经济损失共50万元。
【裁判结果】
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一审认为,根据亚华研究院提交的初步证据,被诉侵权水稻种子具有使用“隆科638S”作为亲本繁育而来的极高可能性,在张某未提交相反证据证明其水稻种子来源于其他亲本的情形下,可以认定张某存在重复使用授权品种“隆科638S”生产另一其他品种的行为。因张某未提供家庭承包土地的相关证据,且未能对其在三亚市组配繁育杂交水稻行为给予合理解释,故认定张某的行为属于未经许可为商业目的将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的侵权行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审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
【典型意义】
本案被诉侵权行为属于未经品种权人许可利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的一种较为典型的植物新品种侵权行为。人民法院秉持有利于权利保护的原则,在被诉侵权种子与授权品种存在亲缘关系的鉴定意见基础上,将是否以授权品种作为母本生产被诉侵权种子的事实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最终适用高度盖然性标准认定侵权成立。
——《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第二批)》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