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特色专栏 > 税收热点 >
税收热点
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
发文单位: 文号: 发文日期:2022-04-19
《人民日报》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倪弋)4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15个典型案例和创新机制。为纾解中小微企业难题、助力发展,最高法将进一步完善平等保护中小微企业的产权保护制度等创新机制,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解难题、渡难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健全民事司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机制,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及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让中小微企业‘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最高法执行局局长黄文俊说,全国法院2021年再审纠正涉产权刑事冤错案30件39人,不断健全涉产权冤错案防范和纠正机制。
全国法院将进一步完善平等保护中小微企业的产权保护制度。严格落实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对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保护,同时,特别关注对中小微企业的产权司法保护。依法规范司法强制措施,加大对错误保全损害赔偿案件的审查力度,继续清查超标的查封、乱查封问题,严防在保全、执行过程中侵害中小微企业正当利益的行为。进一步维护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监督和促进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管,保护中小微企业经营自主权。
黄文俊说,人民法院将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平稳运行的保障力度。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推动“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健全市场主体救治机制,对具有挽救价值的中小微企业,积极引导通过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等程序,给企业一定的缓冲期,公平有序清偿相应债权,使企业再获新生。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审结中小微企业破产重整案件83件,涉及债权总额1673亿元,帮助70家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脱困重生,4万余名员工稳住就业岗位。
Copyright © 2019 税收法宝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1227 苏ICP备200224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