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原产地证明,是国际贸易中判断货物来源和身份的证明。”通过原产地证明,贸易国能够确定货物享受的税收待遇,并明确其他监管条件。形象来讲,原产地证明,是关税减让的“通行证”。具体来说,原产地证明包括原产地证书和原产地声明。原产地证书由申请人向签证机构申请签发;原产地声明由经核准出口商开具。
如何理解“背对背”?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背对背”的原意,彼此背对着背,比喻让当事人不在场而做与其有关的事。而在英文中,“背对背(back-to-back)”可以用来表示相同性质事件连续发生的状态。例如,国际贸易中,原出口方将货物出口销售至中间商,中间商将该货物再出口销售至第三国,就是一种“背对背”交易安排。背对背原产地证明,指的是原出口缔约方已经出具原产地证明后,相关货物在中间缔约方又进行了包装、装卸、仓储、拆分等RCEP允许的操作,由中间缔约方再次出具的证明(注:证明原产地确实为原出口缔约方,而不是中间缔约方)。
假设张先生所在公司从越南上游企业处购买1万吨橡胶,越南签证机构已签发相关RCEP原产地证书。橡胶在中国分拆后,张先生所在公司向国内下游企业销售2000吨,向新西兰和日本下游企业分别销售3000吨和5000吨。那么,张先生所在公司可以向海关申请背对背原产地证书;张先生所在公司若为经核准的出口商,还可以开具背对背原产地声明。新西兰和日本的进口商,凭借取得的背对背原产地证明,可以申报享受RCEP协定税率。
取得证明有哪些好处?
对于进口企业来说,取得RCEP背对背原产地证明,可以享受相应的协定税率。
假设张先生所在公司从日本某公司购入税则号列为0507902090的非濒危鹿茸,完税价格为100万元。这批非濒危鹿茸由日本公司从澳大利亚购得,分别销售给张先生所在公司和另外一家中国公司,并取得了澳大利亚签证机构签发的原产地证书。为了证明分销的非濒危鹿茸原产自澳大利亚,日本签证机构签发了背对背原产地证明。那么,张先生所在公司可以凭借背对背原产地证明,享受RCEP协定税率。
根据《中国对澳大利亚关税承诺表》,2023年中国买家进口原产地为澳大利亚的非濒危鹿茸,RCEP协定税率为0;2023年,进口非濒危鹿茸的最惠国税率为11%,增值税税率为9%,不征收消费税。
也就是说,张先生所在公司如果没有取得背对背原产地证明,无法享受《中国对澳大利亚关税承诺表》所规定的零税率,只能适用最惠国税率,需要缴纳的关税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率=100×11%=11(万元),增值税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实征关税税额+实征消费税税额)×增值税税率=(100+11+0)×9%=9.99(万元),共计缴纳税款20.99万元。如果取得了背对背原产地证明,需要缴纳的关税为0元,增值税应纳税额=(100+0+0)×9%=9(万元)。相比之下,取得背对背原产地证明后,张先生所在公司可以节省11.99万元。
实操中需要注意什么?
企业取得RCEP背对背原产地证明后,需要格外注意两点:一是按规定处理货物,二是注意背对背原产地证明的有效期。
根据RCEP原产地规则第十九条第四款,除重新包装或装卸、仓储、拆分运输等物流操作,或仅根据进口缔约方法律、法规、程序、行政决定或政策要求贴标,或其他为保持货物的良好状态向进口缔约方运输货物所进行的必要操作外,使用背对背原产地证明再次出口的货物,在中间缔约方不得进行其他进一步的处理。
接上例,进口澳大利亚非濒危鹿茸后,日本公司不能对其进行实质性加工,否则将导致无法签发背对背原产地证明,进而致使张先生所在公司无法享受RCEP协定税率。
“背对背原产地证明的有效期是比较短暂的。”王永亮提示,根据RCEP原产地规则的规定,每一缔约方应当规定原产地证明自签发或出具之日起1年内有效。背对背原产地证明的有效期,不超过初始原产地证明的有效期。例如,张先生所在公司取得2023年1月1日签发的原产地证明,有效期为1年,2023年12月31日期满。货物2023年6月30日进口到中国。中国海关在签发背对背原产地证明时,有效期不得超过2023年12月31日,因此,留给企业安排出口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时间只有6个月。
——来源:2023年08月18日《中国税务报》版次:06 作者:本报记者 阚歆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