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法官,别人的钱一分都欠不得啊,今天我替他把钱还上!”近日,一位七旬老太替儿偿还了5万余元的债务。
创业失败,男子逃避债务
几年前,安徽籍男子干某来到如皋创业开超市,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紧缺,为渡过难关,他向如皋某银行贷款。但因负债较重,仅偿还部分贷款后,干某便一走了之。无奈之下,该银行将干某诉至如皋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干某立即偿还贷款本金4.7万余元及利息。
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人员多次拨打干某电话,却一直无法接通。此时,干某名下位于安徽省含山县的一套商品房进入了执行人员的视线,但考虑到贸然拍卖该不动产,对于干某来说,无疑是较大的损失。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执行人员决定驱车前往安徽寻找案件突破口。
多番打听,找到干某老家
但调查结果却给执行人员泼了一盆冷水。据其名下商品房处的物业人员反馈,该房屋已交房两年多,却一直无人居住,也未缴纳物业费。于是,执行人员又从县城驱车赶往干某户籍所在地。但身份证上模糊的地名加上当地山村没有悬挂门牌的习惯,这给执行人员的寻找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执行人员沿着泥泞的山路沿路询问,终于在一个热心村民的带领下,见到了干某的母亲。
诚信母亲,拿出养老钱
“我不会让我儿子在外面欠别人一分钱的。”听完了执行人员的一番话后,干某的母亲掏出老年机,拨打干某的电话核实情况。电话那头的干某完全没有料到如皋法院的执行人员会出现在自己的老家。他先是吃惊,继而沉默,随后啜泣流泪。“你欠钱不还太让我失望了,但总要面对,躲避没有用。”干某的母亲严厉地批评教育儿子。
替子还债,跪谢母恩
过了一会儿,老人语气坚定地告诉执行人员:“不能让你们白跑这一趟,这债我替他还。”随后,她从床下的老木头箱子内翻出一张定期存单,与执行人员共同前往银行取现。
现金取出后,干某的母亲将取出的现金交到执行人员手中,只把70多元的利息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她表示:“你们帮我清点一下,我相信你们!”
一刻钟后,五万余元款项汇入法院账户后,该案顺利执结。一边,执行人员将干某母亲送回家中。另一边,想通了的干某添加了执行人员的微信,并拨来了微信视频。视频中,干某泣不成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缓缓向母亲跪下。这位老人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不断拉着执行人员的手道谢:“多亏了你们,替我们家解决了一件大事,不然我儿子可就一直顶着‘老赖’的帽子了。”
至此,这起案件在执行人员的锲而不舍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另外,为了让干某今后更好地工作、立足社会,执行人员为其出具《个人信用修复证明书》。
法官提醒:
本案中,七旬老人替子还债的行为令人敬佩与动容,也用她的大义告诫着一位位失信被执行人,诚信的可贵!希望大家都能向这位老母亲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来源:江苏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