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关键词】
被告适格 抗诉改判 类案监督
【案例简介】
2000年9月,马某承租某村集体土地,在该承租地上建设房屋。2019年11月7日,某镇规划建设与环保办公室和某村村委会以案涉房屋系违法建设,联合向马某发出《限期拆除通知书》,限期自行拆除案涉房屋。11月19日,案涉房屋被强制拆除。12月2日,马某向公安机关申请对其房屋被拆一案进行调查处理。因未收到处理结果,马某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公安机关提交答复材料,载明“经了解为某镇政府进行的拆除违建行为”。2020年5月28日,区政府以“民警当场告知申请人拆除违建工作是镇政府行为,此行为对申请人产生的损失可到相关部门反映解决”等为由,驳回马某复议申请。
马某诉至法院,请求依法确认镇政府及区城管执法局强制拆除行为违法。马某提交了区政府《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等证据材料,用以证明镇政府等实施了强制拆除行为。一审期间,镇政府提交马某所在村村委会出具的《关于拆除马某违法用地情况说明》,村委会“自认”实施了案涉房屋强制拆除行为。一审法院认为,现有证据不能证明系由某镇政府等作出被诉拆除行为,故马某对某镇政府等的起诉,没有事实依据,裁定驳回起诉。二审、再审亦以相同理由裁定驳回。马某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检察机关认为,镇政府实施了认定案涉房屋为违法建设并作出《限期拆除通知书》的行为,马某提交的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亦明确指出镇政府实际拆除了案涉房屋,应视为马某已提供初步证据,履行了举证责任。且经调查核实,村委会的《情况说明》系在镇政府授意下出具,与实际情况不符,故提出抗诉。最终法院再审对检察机关抗诉意见及调查取得证据予以认可,判决确认某镇政府强制拆除行为违法。同时检察机关筛查出在办类案8件,依法向法院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
【典型意义】
对于行政机关已经作出查处违法建设等前置行政行为的,可以综合在案证据初步推定作出该前置行为的机关是强拆主体。对于村委会等民事主体“自认”实施强拆行为,检察机关结合法律规定、在案证据等综合研判,或充分运用调查核实权,刺破村委会自认的“面纱”准确识别强拆主体、认定适格被告,遏制以“村民自治”名义逃避行政责任,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行权履责,畅通相对人司法救济渠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2023年度十大行政检察典型案例》之一
【案例再评】
该案至少有两点值得参考:(1)通过行政复议,间接取证策略;(2)在一审、二审、再审均被驳回的情况下,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