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寒假来临,“神兽”出笼,商场内各式各样的游乐设施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但这些游乐设施是否完全安全?
近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普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被商场儿童游艺车撞伤的侵权纠纷案件。
【案情回放】
何女士带着小孙女在某商场的露天广场散步,突然被身后小A(6岁)独自驾驶的电动游艺车撞倒,造成何女士左腿骨折并住院治疗。
此后,何女士将小A及其父母、电动游艺车的经营者(以下简称游艺车公司)、商场的物业管理方(以下简称物业公司)一并诉至普陀区人民法院,要求上述被告共同赔偿原告各类损失10万余元。
庭审中,小A父母辩称,愿意承担一部分责任,但游艺车公司及物业公司的过错更大。游艺车项目没有划定明确的路线区域,游艺车公司也没有提示家长必须陪同未成年人乘坐,因此两家公司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游艺车公司辩称,何女士的损害后果是小A导致的,是父母没有尽到看护义务,放任小A独自驾驶游艺车,这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
物业公司辩称,商场与游艺车公司订立了场地租赁合同,游艺车的经营和管理方也都是游艺车公司,即便公共场所管理人需要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也应当由游艺车公司来承担补充责任。
【以案说法】
本案中,小A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自驾驶游艺车撞伤原告,系直接侵权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由其监护人承担责任,故小A父母应当承担责任。
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在于游艺车公司及物业公司是否存在过错?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普陀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涉案游艺车项目在经营过程中,未合理划分行人通行区域和游艺车使用区域,人车混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经营区域超出了营业执照及租赁合同中约定的区域;虽然游艺车乘坐规则中写明了未成年人乘坐时必须有成人陪同,但在实际经营中,管理人员并未严格执行该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独自乘坐游艺车存在放任情况。因此,游艺车公司作为该项目的经营者,存在一定的过错。
而物业公司作为涉案场地的物业管理方,对于游艺车公司超出营业执照及租赁合同中约定的范围经营的情况,并未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规范;对于游艺车与行人混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亦未引起足够重视,未严格限制游艺车的使用场地范围。对此,物业公司亦存在一定的过错。
综上,经人民法院审理并组织调解,各方达成一致意见:由小A父母、游艺车公司、物业公司各自承担部分赔偿责任。目前,各方均已履行完毕。
同时,普陀区人民法院也向上述两家公司发出了司法建议,两家公司亦向人民法院复函称已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建议游艺车公司:
一、 严格规范经营行为,确保在登记备案的经营范围内经营游艺项目,限制游艺车行驶的场地范围,排除场地内的安全隐患。
二、 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游艺车乘坐规则,提升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 定期对游艺项目进行检查,出台安全防范制度及措施,对不规范行为及时进行提醒、劝阻。
建议物业公司:
一、加强对商场内商户的管理,定期对商户经营范围落实登记备案并制作台账,对商户超范围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提示。
二、严格限制游艺车的使用场地范围,减少与车辆行人的接触,排除潜在安全隐患。
三、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商户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提醒、劝阻,优化购物环境,提升企业形象。
儿童游艺车作为在各大商场常见的游艺设施,深受儿童喜爱。一般来说,其车速缓慢、操作简单,但正因为驾驶者多为低幼龄的未成年人,加之商场本身人流量较大,因此客观上也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本案就是一则典型案例。
在此,法官提示,安全“遛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对于家长而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等特点,选择适合的游玩项目;要留意该项目的商家是否正规,环境是否安全,是否存在可能的安全隐患;对于需要家长陪同参加的项目,要遵守相应规则,不要心存侥幸。
对于商家而言,要选择合格的游艺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以消除设备本身的安全隐患;要制定合理的游玩规则,并在经营过程中不断优化;对于不遵守规则的游玩者,要及时劝阻、提醒。
如果不幸发生了事故,要及时留证。家长可以选择拍照、报警等方式以固定相关证据,商家则可以保存相关监控视频等,以便在纠纷解决时还原事实、确定责任。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来源:2024年2月5日,上海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