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案例介绍
某市税务部门在调查中发现,2018年—2020年,A公司通过支付开票费的形式购买手机销售商手中的“富余票”,并设立多个空壳公司,通过“洗票”,将清晰标注苹果、三星等品牌和型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变为只有模糊货物名称“手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同时,该公司在出口环节购买低端手机报关信息,通过伪造虚假买卖合同,高报出口价格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经当地税务局稽查局最终查实,该公司涉嫌骗取出口退税1300余万元,被移交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理。
风险分析
从实务看,手机出口可能涉及诸多税务风险。
一方面,可能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由于手机经销商的主要销售对象是个人,一般来说,个人在购买手机时并不需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手机经销商通常就会产生一定的“富余票”。调查发现,A公司出于虚增进项税额的目的,通过支付开票费给手机经销商,从而取得了明显多于实际金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发票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都属于虚开发票行为。
另一方面,可能存在骗取出口退税的风险。不法分子在骗取出口退税时,利用在发票的销货方、购货方、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方面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法“洗票”,甚至可能利用熟悉的关系虚构交易事项来开具发票。例如,本案中A公司从手机经销商手中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名称十分具体,清楚地标注手机的品牌如苹果、三星及其相应的型号,但A公司通过和空壳公司之间虚构往来业务,由A公司开具货物名称为“手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经查,A公司实际报关出口的手机中大部分是低价低端机,A公司签订虚假外贸出口合同、高报出口价格,再利用“洗票”的手段实施配货配票,将价格高昂的苹果、三星手机增值税专用发票“移花接木”,涉嫌骗取出口退税。
——来源:2024年04月12日,《中国税务报》版次: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