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最近,英国伦敦的时尚博主艾米丽有点烦。她不明白,自己在社交平台晒出的豪华度假照片,为何会被英国皇家税务海关总署新启用的人工智能系统识别为“可疑信号”,并提示其生活方式与申报收入不符,这让她感到困惑与不安。
今年夏季,英国皇家税务海关总署正式启用了一套人工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能通过分析纳税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的豪华酒店、豪车等内容,与其申报信息进行比对,一旦发现“生活方式明显超出收入水平”的情况,就会自动标记为可疑对象,并将线索移交人工核查。不过,英国皇家税务海关总署发言人强调,该系统用于筛查“可疑信号”,经人工审核后,才可能开展刑事调查,且配备了严格的隐私保护措施。
社交平台被监控引发争议
在伦敦金融城工作的基金经理大卫,最近删除了自己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所有展示收藏腕表的帖子。“得知税务部门可能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扫描我的社交账号后,我感觉仿佛被安装了一个无形的数字监视器。”他的担忧代表了许多英国高收入人群的心声。
目前,英国皇家税务海关总署的人工智能监控系统正在全天候不间断地扫描脸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数千万条公开内容,重点识别两类信息,即地理标记显示的海外豪华度假信息和图像识别出的奢侈品消费信息。例如,当系统发现某纳税人频繁展示阿斯顿马丁跑车却只申报了3万英镑(1英镑约合9.64元人民币)年收入时,就会被识别为可疑对象。
据了解,这套系统在正式启用之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与英国皇家税务海关总署原有的风险识别系统协同工作,在刑事税务调查中发挥作用。在2024年的一桩案件中,英国一名申报低收入却在社交平台炫耀赛马、私人飞机旅行的纳税人,被人工智能标记后,经调查确认逃税230万英镑,最终获刑2年。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整合信息,但算法有可能出错。”英国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克里斯·埃瑟灵顿说起了他最近经历的一起“乌龙案”:一位客户的社交账号被盗用者发布了虚假奢侈品照片,遭人工智能监控系统误识别为可疑对象,尽管最终经人工审核调查撤销,但当事人耗费了数月准备举证材料。
——来源:2025年9月9日,中国税务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