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近期,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以下简称北威州)的打击金融犯罪办公室对外披露了一份对网红进行税务稽查的调查报告,引发该国民众关注。报告显示,该州的网红群体涉嫌逃税金额高达上亿欧元。
近年来,网红经济在德国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德国企业在网红营销上的投入已从2019年的2.23亿欧元,提升至2022年的4.77亿欧元,部分顶流网红年度合作收入甚至突破千万欧元。
然而,与巨额收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网红的纳税记录“一片空白”,网红逃税问题日益严重。为遏制这一乱象,今年以来,德国税务部门开展了针对网红逃税行为的税务稽查行动,矛头直指那些赚得盆满钵满却试图钻法律空子的网红。
稽查行动锁定头部网红
北威州率先发起了对网红群体的税务稽查。今年1月,该州打击金融犯罪办公室整合全州约1200名税务专家、金融分析师与网络技术人员等,组成了一个税务稽查团队。团队内专门成立了网红调查小组,从多个平台调取数据记录,用于审查网红的逃税行为。小组能够通过算法追踪到网红账号的广告合作记录、流量分成数据,还能还原已删除的社交媒体内容。
据悉,此次调查范围精准覆盖照片墙(Instagram)等主流平台的头部创作者。网红调查小组负责人斯蒂芬妮・蒂恩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了此次调查的目标人群,即粉丝量超过50万、月收入数万欧元却从未申报纳税的行业“大鱼”。
经过团队的调查,截至今年7月,北威州打击金融犯罪办公室已对200多名涉嫌逃税的网红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其中多数案件涉及逃税金额为数万欧元到数十万欧元,部分案件涉及逃税金额高达数百万欧元。目前,北威州税务部门拒绝透露更多调查细节,该项稽查行动让德国的网红圈人人自危。
北威州对网红群体的稽查行动对德国其他地区起到了示范作用。今年年中,汉堡市财政参议院财政议员安德烈亚斯·德雷塞尔透露,汉堡市将对本地140名头部网红展开专项税务审计,审计结果将于2026年初公布。图林根州则重点关注网红在各大平台上的广告收入和植入式广告收入的涉税风险。
逃税手段多样带来监管难题
当下,德国网红群体的逃税手段日益专业化、隐蔽化,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多重挑战。调查人员称,许多网红通过广告和赞助合作赚取了巨额收入,却根本没有注册税号,一直以个人兴趣分享为名义开展商业合作,将商业收入与个人日常收支混淆,企图游离于税务监管体系之外。
跨境逃税也已成为德国头部网红的“常规操作”。迪拜因低税率和宽松的税收政策,成为德国网红逃税的热门目的地。
根据德国税法,外国常设机构实现的资本利得一般在德国是免税的,非居民企业股权的资本利得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也可以获得免税待遇。因此,一些网红通过在迪拜注册空壳公司,将德国境内的商业合作收入转移至迪拜的公司账户中,然后将其包装成符合免税条件的境外企业投资收益,从而逃避德国的高额所得税。
更隐蔽的一种逃税操作则是虚假移民——网红在迪拜租赁短期公寓、办理居留卡,对外宣称已移居迪拜,实则仍在德国居住、工作,每年在德国停留的时间远超税法规定的183天税收居民标准。调查人员需要调取航班记录、手机定位数据、社交媒体IP地址等多维度证据,才能戳穿这类谎言。
此外,社交媒体的特殊功能也为网红逃税提供了便利。照片墙的快拍功能中,赞助内容24小时后自动消失。部分网红利用这一功能,与品牌方达成“口头合作”,仅通过快拍功能推广产品,收取现金报酬,这使得相关合作关系与收入来源难以被追踪,加大了取证难度。
一些旅游服务企业还常以考察体验的名义邀请网红免费出国旅行,或赠送奢侈品和高端电子产品,这些服务和礼品实质上就是网红宣传的报酬。根据德国税法,这些服务和产品的价值被归类为应税收入,但它们却从未出现在网红的纳税申报表中。
“网红的收入形式比较复杂,除了明确的广告收入,还有直播打赏、粉丝社群会员费、短视频带货佣金等,品牌方赠送的汽车、房产实际上也都属于他们的收入。”一名德国税务咨询公司负责人透露,“我们公司的客户不乏网红,他们大多对税务合规一窍不通,甚至有人认为线上收入不需要缴税。”
网红逃税已成欧洲普遍现象
针对网红群体的税务稽查行动,引发了德国各界的广泛讨论。德国官方态度坚决,将网红逃税界定为严重金融犯罪。北威州财政部部长马库斯・奥普滕德伦克在州议会听证会上强调:“当普通工薪族每月按时缴纳税款时,那些日进斗金的网红却通过各种手段逃避纳税义务,这是对税收公平原则的严重践踏,税务部门必须严厉打击。”
网红群体对此则发出不同声音。德国知名网红亚历克斯・舍嫩运营着一家支持新兴创作者的机构,在他看来,德国税法过于复杂,仅增值税申报就有十多种表格,不同类型的收入适用不同税率,连专业会计都要反复核对,许多年轻网红对税务申报望而却步。舍嫩建议,德国税务部门应针对网红群体推出简化版税务申报指南,并开展更多税收普法宣传。
在德国一档播客节目上,一位匿名的执法人员透露:“网红已成为德国税务部门的重点打击对象,因为通过社交媒体,他们的收入相对容易被追踪,且多数网红背后没有强大的法律团队,容易被‘拿下’。”德国税务部门对此表示,他们的目的只是确保所有人公平缴税。
最近,意大利时尚网红基娅拉・费拉尼声称自己为公益目的推销圣诞蛋糕,却将大部分销售收益收入自己囊中,且没有就这些收入缴纳税款;英国网红泰特兄弟则因逃税2100万英镑,被法院没收250万英镑资产……这些案例反映出,网红经济的税务监管是一个普遍性难题,给行业合规发展带来了挑战。
——来源:2025年11月11日,中国税务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