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际税改持续推进,国际税收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壮大,各国政府反避税力度持续加强,全球税收大事精彩连连。
欧盟“碳关税”第一阶段启动
从2023年10月起,欧盟启动碳边境调节机制(俗称“碳关税”)的第一阶段,要求进口商就进口到欧洲的钢铁和水泥等商品报告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否则进口商将面临经济处罚。
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第一阶段从2023年10月到2026年,属于过渡期。过渡期内,欧盟将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气等纳入碳边境调节机制,进口商要报告进口这些商品的碳排放量。如果不报告,进口商将面临每吨二氧化碳最高50欧元的处罚。
2026年,碳边境调节机制将正式生效,欧盟进口商必须购买排放证书,以补齐原产国支付的碳价格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碳配额价格之间的差价。显然,和欧盟碳价一致的国家将享有免税待遇。
由于欧盟国家的本土制造商需要遵守严格的碳排放标准,环保成本增加。如果没有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的本土制造企业成本竞争力毫无优势。欧盟开征碳边境税的目的是想利用欧洲的市场力量来提高外国企业的碳排放成本,同时减少排放二氧化碳。
尽管一些关键的贸易伙伴以某种形式在国内征收碳税,但大部分都没有达到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标准,要么是在覆盖范围方面,要么是在碳定价的水平方面。欧盟的碳配额交易价格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碳价格高出很多。因此已经引发了欧盟一些贸易伙伴的不安。“碳关税”可能会使国际贸易进一步复杂化。
各国打击逃避税力度持续加强
2023年,各国政府不断堵塞税收监管漏洞,加强对跨国企业的税务合规管理,国际社会反避税力度持续加强。
2023年11月,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2023年税收问责和公平法案》。该法案的出台标志着澳大利亚政府在解决税务顾问不当行为和加强税收监管体系完整性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澳大利亚助理财长斯蒂芬·琼斯将该法案描述为“澳大利亚历史上政府对税务顾问不当行为的最有力打击”。他表示:“普华永道丑闻暴露了澳大利亚政府信息监管框架的缺陷,破坏了社会对国家税收制度的信心。”
据了解,从2023年1月开始,澳大利亚媒体陆续披露了普华永道澳大利亚公司内部电子邮件。邮件显示,该公司前国际税务主管彼得·柯林斯曾向公司合伙人及客户泄露有关澳大利亚政府税收计划的机密信息,以此为公司赢得了更多新客户。当时,柯林斯正在帮助澳大利亚政府设计更严格的跨国税法,以应对跨国公司将利润转移至境外的避税行为。
根据澳大利亚参议院公布的普华永道澳大利亚公司内部邮件,数十名合伙人及员工参与了这项行动。更早期的电子邮件还显示,普华永道澳大利亚公司曾收取共250万澳元的费用为14名客户提供建议,帮助客户在2016年依靠财政部的机密信息规避新的税法。据悉,这些费用只是普华永道澳大利亚公司利用税收计划机密信息得到的一小部分收入,客户因该公司的建议而规避的税款则难以估量。
泄密事件被曝后,普华永道澳大利亚公司声称直接参与违规行为的人已经离职。随着牵涉人员的范围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终于引发了国际各界对该公司职业道德的质疑。
普华永道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在全球的声誉,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这一事件再次强调了职业道德和操守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任何行业,职业道德和操守都是维护公平、公正和透明的重要基石。
引人瞩目的还有一桩旧案。2023年11月15日,法国最高法院就长达十余年的瑞银集团逃税案作出最新判决,维持了对瑞银集团的犯罪指控,但要求下级法院重新计算罚款金额。尽管未能推翻涉嫌税务欺诈的定罪,但重新计算罚款金额的判决意味着新一轮审判可能会减少罚款金额。
瑞银集团与法国政府的税务纠纷始于2011年。当时瑞银集团法国子公司的前雇员斯蒂芬妮·吉博德向法国司法部门举报,称瑞银集团派遣业务员到法国境内,通过向富裕阶层提供代码账户,帮助设立信托、壳公司、基金,协助订立阴阳合同等方式提供非法避税服务,以吸引客户在瑞银集团开设国外账户并转移资产。
2014年,法国政府以涉嫌税务欺诈和洗钱为由立案,对瑞银集团在2004年—2012年是否帮助客户转移资金以逃避税务部门监管进行了调查。2019年,巴黎轻罪法庭判决瑞银集团“洗白税务欺诈行为”和“非法招揽客户”罪名成立,并判决其支付45亿欧元,包括37亿欧元的罚款和8亿欧元的税收损失赔偿金及利息。瑞银集团对此结果表示不服,提出上诉。巴黎上诉法院于2021年12月作出了维持原判罪名的判决,但将处罚金额下调至18亿欧元,包括10亿欧元的没收财产、8亿欧元的赔偿金和375万欧元的罚款。这一次,瑞银集团仍未放弃上诉权利。近日,法国最高法院的判决给这起悬而未决的税务欺诈案带来重大转折。
这场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给跨国银行的商业行为和合规管理敲响了警钟。它警示着全球金融机构要严格遵守各国的法律法规以确保业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提醒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以共同约束逃税和洗钱等跨境违法行为。
“联合国版”税改顺利推进
2023年11月,联合国经济及金融委员会(第二委员会)以125票赞成、48票反对、9票弃权通过《在联合国促进包容和有效的国际税务合作》决议,决议呼吁制定联合国国际税务合作框架公约,以加强国际税务合作,使其更具包容性和有效性。
据了解,非洲集团于2019年在联合国首次呼吁建立一个由成员国主导的特设政府间委员会,以制定一项关于国际税务合作的全面公约。至今,根据该呼吁制定的决议已经过多次修订。本次投票通过的最终决议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关于建立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公约的建议。联合国秘书长在今年8月发布的《在联合国促进包容和有效的国际税务合作》报告中对相关建议进行了详细说明。
近年来,在二十国集团的支持下,经合组织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包容性框架制定了“双支柱”方案,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相关进程快速推进。不过“双支柱”方案的落实还存在一些变数,执行期限一拖再拖。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称,经合组织主要由最富裕的发达国家主导,尽管经合组织的工作质量很高,但从当前情况看,“双支柱”方案更适合发达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
二十多年来,发展中国家一直呼吁在联合国开展政府间税收谈判进程,希望使所有国家都能平等地参与税收有关议题的讨论和决策。该决议的通过,为在联合国启动包容性国际税收制度框架进程铺平了道路。不过,下一步联合国国际税务合作框架公约的制定必将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复杂过程,开展更具包容性和更加有效的国际税务合作任重道远。
“一带一路”税收合作未来可期
2023年9月11日,第四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开幕,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税务部门负责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10个国际组织以及部分跨国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出席论坛。与会代表聚焦“包容开放 携手前行——助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主题,共商“一带一路”税收合作美好未来。
据悉,“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由中国首倡发起,于2019年4月成立,目前有36个成员和30个观察员,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多边税收合作平台。前三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分别在中国、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举办。第四届论坛由格鲁吉亚税务局主办,在为期三天的议程中,包括25位税务局长、副局长在内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级别税务官员,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税收与投资中心、国际商会、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亚洲-大洋洲税务师协会、非洲税收管理论坛等国际组织的官员和专家,以及部分跨国企业代表围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整体规划、税收法治和征管透明度、减轻税费负担、简化税收遵从、构建争议解决机制等议题开展深入讨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十年来,在各方携手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落地生根、蓬勃发展。而一国的税收服务与管理水平、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合作程度,将深刻影响一国的开放水平和国家间的联通水平,进而影响国家间的经贸关系。随着“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壮大,可以预见,未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将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来源:2023年12月25日《中国税务报》版次: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