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发票与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开具的电子发票(以下简称“纸电发票”)主要有以下七个不同点:
一. 开票前置环节不同
纸电发票:
需进行票种核定申请。需申领税控设备。需向主管税务机关领用纸电发票的号码段。
数电发票:
无需票种核定、税控设备申领和发票领用。
二. 发票开票限制不同
纸电发票:
发票数量及票面限额管理与纸质发票相同,需在给定份数和限额内开具。
纳税人需申请才能对发票进行增量和增额。
数电发票:
采用“赋额制”,系统智能赋予发票总额度。
纳税人可在总额度内开具任意金额与任意份数的发票。
三. 票面展示内容不同
纸电发票:
票面要素包括:发票代码、发票号码(8位,按年度分批次编制)、密码区、购买方和销售方信息等。
数电发票:
票面更简洁,取消发票密码区。销售方信息栏调整至右上角。删除“地址、电话”“开户行”等信息。
四. 发票开具方式不同
纸电发票:
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开具,支持离线开票。
数电发票:
在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上开具,仅允许纳税人在线开票。
五. 发票种类构成不同
纸电发票:
包括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和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
数电发票:
通过标签化、要素化设计,涵盖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航空运输客票电子行程单、铁路电子客票等。
未来可扩展至其他类型发票,内涵与外延更加丰富。
六. 发票交付手段不同
纸电发票:
开票方需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人工交付电子数据版式文件(如OFD)。
数电发票:
发票电子数据文件自动发送至开票方和受票方的税务数字账户,支持数据自动归集。
交付对象:
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自动交付至电子发票服务平台税务数字账户。
自然人:自动交付至个人所得税App。
七. 版式文件格式不同
纸电发票:
电子数据版式文件格式为OFD等格式。
数电发票:
采用国际通行的XML数据电文格式。
同时提供OFD、PDF等格式以满足可视化需求。
其他说明
数电发票取消了纸电发票的8行限制,支持更多行数。
数电发票的全国唯一20位发票号码由系统实时、在线、随机生成,包含年度、行政区划代码、开具渠道、顺序编码等信息。
数电发票的特点
数电发票相较于税控发票,具有“两去两化两制”的特征:
一、去介质
数电发票依托税务网络可信身份体系和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摆脱专用设备束缚,不再依靠专用算法,实现“认盘改认人”,开票更便利。
二、去版式
数电发票根据不同业务场景进行差异化展示,以数据电文形式(XML)存在,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在线开具。开具后自动交付至受票方税务数字账户,双方信息实时对称,推动电子发票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存储,降低发票使用成本。
三、标签化
数电发票通过标签化实现多票种集成归并,并从纳税人类型、发票监管、税费联动、税收风险等方面,对发票类型、状态、用途进行加密标识。全流程、全环节实时采集和更新发票流转状态信息,推动发票监管高效智能。
四、要素化
数电发票将全量经济交易信息转化为可采集的数据要素,对交易双方、商品和服务名称、价格、时间和数量,以及特定业务交易信息等要素进行全面、实时、准确记录,形成经济交易活动数据库,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
五、赋额制
数电发票赋额从传统人工经验式管理转变为“数据+规则”驱动的智能控制,按照纳税人“信用”情况,结合生产经营、开票和申报行为,自动为纳税人赋予发票总额度并动态调整,实现“以系统赋额为主,人工调整为辅”的赋额制管理模式。
六、赋码制
数电发票由系统实时、在线、随机生成20位全国唯一发票号码,赋码包括年度、行政区划代码、开具渠道、顺序编码等信息,确保无法仿制、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