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张先生意外发现抚养了多年的女儿非其亲生,发生这样的乌龙事情后,张先生提出离婚并要求女方返还抚养费,这样的请求法院能否支持?近日,启东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离婚纠纷案件。
基本案情
张先生与妻子林女士经人介绍,于2006年登记结婚,次年生育一女名小佳,2010年生育一女名小惠。后因家庭琐事,双方产生矛盾,2021年,林女士诉至法院要求与张先生离婚,经法院判决不准离婚。但张先生与林女士的矛盾却无法缓解,加上身边人因为小女儿小惠长相问题在背后指指点点,于是,张先生决定委托鉴定机构进行亲子关系鉴定。经鉴定,排除了张先生为小惠的生物学父亲的可能性。张先生至此彻底对这段婚姻关系感到失望,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与妻子林女士离婚,要求大女儿由其抚养,生活费由林女士承担,林女士返还其已支付的小女儿抚养费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法院审理
启东法院经审理认为,婚姻关系的存续应以夫妻感情为基础。林女士曾起诉要求离婚未获法院支持,后夫妻关系仍未得到改善,现张先生起诉要求离婚,足以证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双方的婚姻关系应予解除。
对于林女士所生之女小惠,张先生认为小惠与自己不存在亲子关系,并提供DNA检测报告书予以证明, 而林女士未到庭应诉予以抗辩,也没有提供相反的证据予以反驳,又不同意做亲子鉴定,故可依法推定小惠与张先生不存在亲子关系。
关于子女抚养问题,张先生认为小惠并非自己亲生,应由林女士抚养,本院予以支持。关于婚生女小佳的抚养问题,考虑双方目前的工作、生活条件,以及林女士需抚养小惠等因素,小佳由张先生直接抚养更合适,林女士也应依法给付婚生女抚养费。
关于张先生要求林女士赔偿抚养小惠所花费的费用,由于小惠与其并无亲子关系,且已抚养小惠超过11年,请求返还抚养费有据可依,根据抚养年限,本地生活水平等综合因素考量,法院酌情支持林女士赔偿张先生抚养费105000元。
关于张先生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林女士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双方的夫妻感情,给张先生造成了精神损害,故法院对张先生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0元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
法官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本案中,林女士在与张先生夫妻关系存续期间,隐瞒小女儿是与他人所生的事实,致使张先生误将小惠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抚养了十余年。但张先生并非小惠的生父,也非其养父、继父,对小惠不负法定抚养义务,张先生基于对小惠是亲生孩子的错误认识而抚养,造成自己的财产减少,而林女士作为小惠的亲生母亲,应承担抚养义务,其因张先生的抚养行为免于支出其应负担的抚养费用而获益。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故结合本地生活水平及张先生的抚养情况,判决林女士返还张先生上述抚养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本案中,林女士在婚姻存续期间与他人生育子女的行为违反夫妻忠实义务,亦有违公序良俗,给无过错方的张先生造成精神痛苦,故结合本地经济情况、侵权时间的长短及张先生在精神上的受伤害程度等综合因素,判决林女士赔偿张先生上述精神损害抚慰金。
婚姻,本是男女双方真诚相爱,对爱情和生活能够负起责任,而选择生活在一起的归属。它应当是单纯的爱情结合,不应该夹杂着其他想法或者物质利益。夫妻间相互忠实,是婚姻健康和谐的本质要素,既是法定义务,又是基本的道德要求。
在此,法官希望即将走进婚姻殿堂的伴侣,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对待爱情和生命,倡导优良家风、建设家庭文明,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家庭。
——来源:江苏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