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关键词】
盲盒市场 行政公益诉讼 公开听证 校园周边 综合保护
【要旨】
针对校园周边盲盒销售侵害未成年人权益问题,检察机关切实履行司法保护职责,综合运用公益诉讼和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以司法保护助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保护协同发力,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基本案情】
近年来,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门类多样的盲盒充斥校园周边市场。经营者针对未成年人消费盲目性强、易沉迷等特点,诱导未成年人冲动消费,借机向未成年人销售质量不合格、真实产品与包装宣传不符、内容不适宜未成年人等问题盲盒产品,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检察机关履职情况】
2022年3月,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央视“3.15”晚会关注到,许多中小学校园周边有盲盒销售盛行的现象。部分家长也反映孩子沉迷盲盒消费,影响身心健康。发现该未成年人保护案件线索后,任丘市人民检察院对本地校园周边盲盒销售情况展开调查,发现4所学校周边13家文具店均有大量问题盲盒在售,涵盖文具、玩具、卡片等多种类型,且全部针对未成年人喜好设计。盲盒乱象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质量低劣,大量来源不明的“三无”玩具、文具被做成盲盒专门向未成年人销售;二是虚假宣传,大量盲盒外包装与内部实物严重不符;三是内容不适宜,大量产品外包装使用了未获授权的照片、图片,部分产品印有“约女神”等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宣传词汇;四是易诱导冲动消费,盲盒产品的不确定性易诱发未成年人冲动消费,并因大量重复购买造成资源浪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针对盲盒销售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任丘市人民检察院于2022年3月18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2022年3月25日,任丘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并邀请市人大常委会、团委、教体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部分中小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对当前盲盒乱象涉及的相关违法问题、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所受侵害及如何推进盲盒问题治理进行深入探讨,达成治理共识。听证会后,任丘市人民检察院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宣告送达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对全市盲盒市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不合格盲盒产品;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者经营行为,经营者向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应事先征得监护人同意;加强与教育部门联系配合,对校园周边盲盒销售场所实施长效监管;畅通举报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平台,鼓励线索举报;加大宣传教育,引导经营者知法守法、合规经营。
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检察建议书后高度重视,制定《任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盲盒经营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针对货源批发市场和校园周边零售商铺两个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检查,涉及商铺630余户,下架不合格盲盒产品69类3500余件,并向盲盒销售商铺印发关于整治盲盒等市场秩序的告知书,明确向未成年人销售盲盒背后存在的常见违法问题,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5月底,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检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书面回复任丘市检察院。
同时,任丘市人民检察院向当地教育部门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针对学生购买盲盒普遍、盲盒销售广泛存在于学校周边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联动合作,指导学校切实履行保护职责,关注校园周边盲盒销售乱象,及时发现并移交线索;加强对在校学生的风险提示和引导教育,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任丘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当地教育部门制作《致家长的一封信》,呼吁家长与学校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消费状况,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消费习惯,及时举报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各所学校及时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引导教育,部分学校专门开设财商小课堂,帮助学生培养正确消费观念,实现学校保护与家庭保护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司法推动社会、政府、学校与家庭同向发力,促进盲盒问题治理。
为保障治理效果,任丘市人民检察院持续跟进,分别于2022年6月和9月对校园周边盲盒销售情况两次开展“回头看”,临时抽查53家盲盒商家,各类不合格盲盒产品在相关商铺中已下架,盲盒产品摆放货架的显著位置张贴有“理性消费”“禁止不满8周岁未成年人独自购买”等警示标识,经营者守法意识显著增强,社会保护力量得到有效激活,学生扎堆购买盲盒的现象得到有效改观。
【典型意义】
校园周边盲盒乱象侵犯广大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检察机关聚焦未成年人保护难题,以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为抓手,能动履职,推动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协同发力,以“我管”促“都管”,形成共治格局,使当地盲盒市场秩序得到有力净化,长效治理机制得以初步建立,有力践行了“以司法保护助推其他五大保护落实落地”的未检工作理念。
——《新兴业态治理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