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关键词】
密室剧本杀 行政公益诉讼 分类施策 诉源治理
【要旨】
针对密室、剧本杀行业的监管难题,检察机关可以聚焦不同问题分类施策,推动相关部门立足职能,联合整治。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推动行业自治、牵头行政执法单位建章立制等方式,促推全国行业监管制度的完善,促进对新兴业态的良法善治。
【基本案情】
上海市密室、剧本杀门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门店选址位于学校周边的占比12%,但由于该行业属性不明,准入门槛低,装修设计缺乏标准,存在疏散通道狭小或封闭,消防器材缺失等问题,容易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部分剧本包含有血腥、暴力、迷信等违禁内容,容易诱发未成年人心理不适甚至模仿违法犯罪行为。大部分商家未根据内容向未成年人作出提示,无时长限制接纳未成年人游玩,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检察机关履职情况】
2021年8月,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部分涉案未成年人热衷参与密室、剧本杀活动;在开展法治副校长工作的过程中,也有多名学生反映,在密室、剧本杀体验时遭遇人身侵害及因其内容和环境产生心理不适等问题,密室、剧本杀等业态可能存在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情况和隐患。经调查,闵行区的密室、剧本杀场所有40余家,经营者无须登记经营范围,无须许可审批,选址与建设存在随意性,不受《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约束;许多经营者的内部装修与消防配置不符合消防法及地方消防条例的相关要求,存在火灾风险;有些剧本内容存在暴力、色情及封建迷信等元素;部分经营者为了规避风险,要求玩家签署《免责声明》,特别是面向未成年消费群体时,店家均未根据其身心特点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同时,经向全区中小学发放并收回近2万份调查问卷样本发现,50%左右的中小学生了解或体验过密室逃脱、剧本杀,大多数学生玩过含有恐怖、暴力内容的剧本,部分学生反映曾在密室逃脱中发生跌倒、惊吓甚至是性骚扰的问题。经评估,尽管现行法律并没有禁止未成年人体验密室剧本杀活动,但该行业存在的违禁内容与安全隐患已违反了《出版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相关行政部门却并未履职到位,未成年人公共利益受到了严重侵犯。2021年9月,闵行区检察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
检察机关在调查中发现,基于现有规定,工商登记无法明确剧本杀行业经营范围,密室剧本杀场所是否属于娱乐场所并应办理行政许可存在争议,如何落实消防监管尚不明确。面对密室、剧本杀行业“弱规范”问题突出、经营监管及多个执法单位的难题,闵行区检察院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市区两级相关行政执法单位共同研究,在执法理念、履职协作、监管服务方面达成共识,同时邀请企业代表座谈,听取法治保障需求。2021年10月,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聚焦不同的问题分类施策,针对密室剧本杀经营场所存在的消防及治安隐患,针对剧本内容违禁等问题,根据《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出版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区文旅局制发磋商函,建议其加强对剧本娱乐活动内容监管并探索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措施;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及地方消防条例的规定,建议区公安分局加强对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的治安管理、消防监督检查及消防宣传教育。相关职能部门立足各自职责,联合开展密室逃脱、剧本杀行业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开展检查240余户次,下架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剧本24个,整改隐患问题53处,责令整改7家,取得积极成效。
在个案办理的基础上,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聚焦诉源治理,牵头起草了《密室剧本杀行业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倡议书》,倡导企业在内容自审和分类管理、设置未成年人专区、落实强制报告等7方面履行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责任,推动40余家企业在经营场所张贴跟进落实,促进行业自治。针对该行业规范性文件不足的问题,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又会同公安、文旅、市场、消防等五部门于2021年12月会签了密室剧本杀行业规范管理工作办法,提出探索内容分级、适龄提示、查验未成年人身份、规范时间管理等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措施。
【典型意义】
密室逃脱、剧本杀逐渐成为广受未成年人喜爱的新型娱乐、社交方式,也是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检察机关能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针对行业归属不明确、涉及多部门执法的困境,以专题研讨凝聚共识,以分类施策联合整治,督促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同向发力。
——《新兴业态治理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