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特色专栏 > 相关案例 >
相关案例
“拾金昧了”被失主起诉 法官上门送达把钱要回
发文单位: 文号: 发文日期:2023-03-29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如果“拾金昧了”会怎样呢?近日,南通通州法院受理了这样一起不当得利纠纷,经过法官的释法析理,最终被告当场微信转账还钱,原告欢欢喜喜地撤回了起诉。
今年1月26日正月初五,南通通州的李女士带着儿子的压岁钱来到手机店,打算给儿子买个新手机。可到了店里准备付钱时,这才发现压岁钱“不翼而飞”。李女士立马拨打110电话向公安局报警求助,公安机关通过调取附近监控视频发现拾得现金的为赵先生。民警多次找到赵先生要求其返还拾得的钱款未果,李女士一气之下遂将赵先生告上法庭,要求其返还不当得利的5000元。
由于赵先生一直否认捡到钱的事实,法官决定亲自上门送达,做做被告的工作。见法官来到家里,侥幸心理和羞愧心理促使赵先生一开始极力否认。法官遂拿出李女士提供的监控视频,耐心地开始释法析理,从法律规定、维护公正、弘扬拾金不昧等角度出发,充分说明不当得利纠纷其中的情、理、法。
经过法官的一番苦口婆心,赵先生终于承认拾得了李女士的5000元,当场加了李女士的微信转账还回了这笔钱款,并打电话向李女士表达了歉意。李女士表示谅解并愿意支付1000元作为感谢费,赵先生也婉言拒绝。第二天上午,李女士不仅撤回了起诉,还买了四样水果送到赵先生家中表示感谢,这起不当得利纠纷在双方的握手言和中圆满化解。
法官提醒,根据《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拾金不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法律义务。若拾得人侵占遗忘物,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来源:江苏法院网
Copyright © 2019 税收法宝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1227 苏ICP备200224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