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2023年9月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3号),需要研究和学习。
【内容摘要】
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允许先进制造业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政策)。
本公告所称先进制造业企业是指高新技术企业(含所属的非法人分支机构)中的制造业一般纳税人。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按照《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32号)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具体名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会同同级科技、财政、税务部门确定。
【注意事项】
一、出口,不加计
即: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其中,兼营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且无法划分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劳务和发生跨境应税行为的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二、不抵扣,不加计
即:按照现行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其中,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即:“转出”(进项税)与“调减”(加计抵减)要同步。
三、前期未提,本期并提
即:文件出台前的2023年1月至8月,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应在开始适用该政策的当期9月份,一并计提。
四、抵减不完,下期续抵
即:(1)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结转下期抵减;
(2)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相关思考】
一、制造业高企,加计抵减知多少?
例:某精密铸造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采购成本0.9亿元,取得进项税额1170万元
答:可加计抵减增值税=1170×5%=58.5万元
降低增值税税负=58.5÷20000=0.2925%
二、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税收风险是什么?
答:研发项目的创新性、费用支出的真实性、过程记录的完整性。
相关要求,详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项目鉴定案例》。
三、如果高企的研发项目弄虚作假,已加计抵减的应纳增值税税额,是否要补缴,并加收滞纳金?
答:要分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1)在申报认定高企资格的年度,如发现研发项目弄虚作假,骗取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发现上述问题年度起,不得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不得享受高新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也不得适用“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的政策。即:补税,加收滞纳金,,并有税务行政处罚。
(2)高企认定并未弄虚作假,但在高企资格认定后,如发现研发项目弄虚作假,则仍可适用“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的政策,仅是当年该项目的研发费用不可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不可享受15%的优惠税率。
涉税难题,咨询热线:139 2191 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