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案情简介
被告周某通过自媒体平台宣传摩托艇驾游项目。原告林某看到后联系周某,表示想体验该项目,并询问驾游前是否需要培训。周某表示摩托艇驾游和骑摩托车差不多,不需要特别培训。随后双方就摩托艇驾游价格进行了协商。林某支付定金后,周某将一辆摩托艇交由林某及其女儿驾游。游玩过程中,林某驾驶的摩托艇撞到河中停放的船舶,林某及女儿均受伤,花费医疗费六万余元。林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周某全额赔付医疗费。
另查明,周某无摩托艇经营资质,也未办理经营许可证。事发水域系天然开放水域,周某经营的摩托艇驾游水域与河道其他区域无隔离设施,其他船只可自由通行。
法院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定,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的经营者,即为旅游经营者。旅游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对于旅游活动中安全保障义务而言,其权利主体是旅游者,义务主体是旅游经营者。本案中,周某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摩托艇驾游广告,并与林某协商价格收取定金,之后将摩托艇交由林某驾游,双方之间形成事实上的旅游服务合同关系。周某作为旅游经营者,利用自然水域供游客驾驶摩托艇游玩,负有严格执行旅游安全规范义务,尤其在组织摩托艇驾游等高风险游乐项目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现场安排救生员、拒绝特定人员下水)消除或隔离危险,确保游客的旅游安全。周某无摩托艇驾游经营资质,未对林某进行充分的驾驶培训,相关驾游水域也未隔离,应认定周某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对于林某的损失,周某应承担主要责任。
林某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明知摩托艇驾游存在风险,仍自愿驾驶摩托艇。驾驶过程中,林某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林某对损害后果的发生亦存在一定过错,应承担次要责任。
综上,法院根据双方过错程度,酌情确定周某承担80%的赔偿责任,林某自行承担20%的责任。
法官说法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在给旅游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利用旅游活动谋利的无资质群体提供了“便捷”途径。本案中,周某无摩托艇经营资质,也未办理经营许可证,却利用自媒体平台宣传旅游项目,招揽游客,收取旅游费用。此种情形,不仅增加了执法部门查处难度,也增加了消费风险,容易导致维权难。
法官提醒,消费者应选择具有旅游经营业务资质,信用高、口碑好的旅行社,不要一味贪图低报价。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选择高风险游玩项目,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自身安全。旅游经营者应秉持诚信经营原则,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自觉抵制各类不良营销方式,维护旅游市场良好生态。
——来源:江苏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