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据Wind数据统计,2023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包含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共披露6101起并购事件,其中第三季度较前两个季度有显著提升,并购事件为2319起,环比提升13.29%。随着并购重组市场回暖,资产重组过程中的涉税处理再次引起实务界热议。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资产重组中与资产相关联的负债该怎么理解呢?
案 例
A公司从事专用设备的生产与销售业务,财务状况良好。为进一步整合公司资源,前段时间,A公司以存续分立方式,分立出新公司B公司,同时将持有的甲不动产、相关的债权债务以及劳动力剥离至B公司。分立前,A公司将甲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借款,签订《借款协议》及《抵押合同》,对应最高债权(即借款金额)8亿元,合同约定借款资金用于A公司日常经营周转,该负债并未在本次重组中转移至B公司。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的相关规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不征收增值税。就本案例而言,A公司以甲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对应的借款,是否属于与不动产相关联的负债?是否满足不征收增值税的条件?
分 析
笔者认为,A公司发生的银行借款不属于与不动产相关联、需要一并转移的负债。
从会计处理上看,企业将资产进行抵押,属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或有事项,会计上不需要计提负债,仅需披露该资产用于抵押即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及应用指南的规定,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应用指南中同时举例说明:“比如,债务担保事项只有在被担保方到期无力还款时企业(担保方)才履行连带责任。常见的或有事项主要包括: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整治等。”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抵押是担保方式的一种,因而,抵押行为的未来引发抵押物权属变更属于或有事项的范畴。
那么,或有事项相关义务究竟何时应确认为预计负债?根据应用指南规定,应当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企业没有其他现实的选择,只能履行该义务,如法律要求企业必须履行、有关各方合理预期企业应当履行等。(二)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通常是指履行与或有事项相关的现时义务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超过50%。(三)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从实际情况来看,A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不存在无法偿还借款的迹象,也不存在需要马上变卖资产的现实选择,该债务不属于企业需要现时承担的义务,不存在发生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超过50%的可能性,自然也不存在计量金额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A公司将甲不动产用于抵押的情形,属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或有事项,不满足该准则所规定的需要确认预计负债的三个条件,仅需就该事项进行披露即可。
从资金用途上看,在本案例中,借款协议规定,借款人为A公司,债权人为银行,资金用途规定为A公司日常经营周转,企业不得擅自改变借款用途,贷款资金支付受到银行限制与跟踪。
抵押合同规定,A公司以本次转移的不动产作为抵押物,为借款协议对应债权向银行提供抵押担保。可见,该笔借款未用于甲不动产项目本身。基于此,笔者认为,对应的借款不属于与甲不动产相关联、需要一并转移的债务。
从合同关系上看,笔者认为案例中的银行借款与转移不动产的关系,实质为主债权与抵押物关系。A公司因借款事项与银行签订《借款协议》及《抵押合同》,银行借款与抵押物分别受《借款协议》《抵押合同》约束。其中,《借款协议》确立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为主合同,《抵押合同》明确不动产用于抵押担保,为从合同。主合同与担保合同的关系是主从关系,银行借款与转让不动产的关系,实质为主债权与抵押物关系。将抵押物转移至B公司,并不会导致主合同的变更,也不会影响A公司因日常经营周转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只会导致附随在资产上的担保责任转移。
从可操作性上看,银行借款随着不动产转移至B公司不具备可行性。银行之所以同意向A公司提供借款,主要是由于A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且存在实际的资金需求,因此提供借款专门用于A公司日常经营周转。如该银行借款随着不动产转移至B公司,则银行需要向B公司提供借款。实际上,作为新公司,B公司自身目前并无明确的资金需求,而银行借款必须确定对应的资金用途,因此银行不可能向无资金需求的企业提供授信,即为B公司提供借款。即便B公司存在资金需求,A公司如转贷银行借款至B公司,则属违规违法行为。基于此,笔者认为银行借款随着不动产转移至B公司,实际上并不具备可行性。
实操中,常见的可行做法为该不动产带押过户,继续为A公司借款提供担保。根据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因此,抵押期间过户符合民法典规定。A公司可就带押过户跟银行具体沟通,办理带押过户手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A公司以甲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的借款,不属于与该不动产相关联的负债。即便A公司未将该借款随不动产一并转移至B公司,也并不违反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的不征收增值税条件。
思 考
财税〔2016〕36号文件虽然规定资产重组中涉及的不动产转让行为,如符合条件可不征收增值税,但由于政策未明确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的具体标准,实操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理解。为增强税务处理的确定性,笔者建议开展类似业务的企业可提前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咨询,以免引发税务风险。
——来源:2023年11月03日《中国税务报》版次:07 作者:林雪锋
【锐评】
文中关于“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对“关联性”如何理解和把握,本网认为,应参照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组”、“业务单元”的认定,对与该实物资产相关的业务单元,一并转让。
当然,不仅仅局限于单笔的借贷等,而应从业务的耦合性、关联性,作总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