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近日,淮阴法院小营法庭审结一起离婚案件,因为女方无法忍受男方的言语侮辱,最终导致离婚。
于某(女)与钱某系农村夫妇,于某曾以男方嗜酒、大男子主义要求离婚,后经人民法院调解和好给双方一次机会,男方也愿意改正错误。此次于某以遭受家庭暴力为由,再次坚决要求离婚,而男方表示坚决不同意离婚。在调解过程中,于某提交了一年来不同时期几段录音,录音中在女方没有回应的情形下,男方疑借酒劲对女方用侮辱言语进行长达半个小时的谩骂,使女方精神压力很大、难以忍受,对此钱某回应竟然是“打是亲,骂是爱”。法官当即向男方释明《反家庭暴力法》,经过释法析理,走访其他家庭成员,男方最终认识到这种行为属于家庭暴力,属于应当准予离婚的情形。女方表示无论如何都要离婚,为了其他家庭成员的利益,双方最终调解解除婚姻关系。
笔者认为,根据已经实施六周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经常性的谩骂导致家庭成员身体、精神受到侵害,属于《反家庭暴力法》规定的家暴情形,而实施家庭暴力是离婚的法定理由。家庭暴力不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也破坏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一旦认定家庭暴力,即使施暴者辩称是“关心爱护”或者略有悔歉,如果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在处理未成年人抚养权归属方面,应按照最有利于未成人的原则,将家庭暴力行为确定为抚养权归属的重要考量因素。在财产处理方面,如果存在家庭暴力,从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出发,可以对施暴方少分财产,遭受家暴一方还可以请求施暴方损害赔偿。
——来源:2023年12月26日,江苏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