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特色专栏 > 相关案例 >
相关案例
承诺“子债父还” 孰料受伤害
发文单位: 文号: 发文日期:2024-02-20
中国自古就有“父债子还”的说法,可是下面这位父亲,承诺“子债父还”,却因此受到伤害。近日,金湖法院审结了一起故意伤害案。
王某,90后一小伙。平日游手好闲,沉迷于网络游戏,因购买游戏设备和李某借款一万元钱。说好一年之后偿还的,可经过多次催要,王某都以各种理由搪塞。无奈之下,李某只能上门催款,有一次正好撞见王某的父亲王某甲。王某甲今年已60有余,在一家工厂做工,生活也并不宽裕。儿子整天神出鬼没的,自己也是很少见到。债主反复上门也不是个事,便答应替儿子偿还这一万元。
接下来的事情,真是匪夷所思。李某再也不去王某家里,而是直接去了王某甲的厂里。按道理说,王某甲是长辈,再怎样也不能出手打长辈啊。言语不合中,李某一脚踢在了王某甲的腹部,又用拳头打了两拳,致王某甲右侧第6、7肋骨骨折。经鉴定,王某甲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
法院审理期间,李某对王某甲作出赔偿,并取得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因其符合社区矫正条件,依法可以适用缓刑。最终金湖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笔者释法】
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王某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王某和李某发生的借贷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仅对他们两人之间具有约束力,况且所借款项和其父亲无关。那么只有借债的人才有还债的法定义务,其父亲王某甲是不用替王某偿还债务的。
笔者提醒,生活中父母切莫纵容子女,在经济问题上应该把好关,以免晚年生活受到不必要的牵连和影响。
——来源:2024年2月20日,江苏法院网
Copyright © 2019 税收法宝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1227 苏ICP备200224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