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彩礼作为我国传统婚嫁习俗,有广泛的社会文化基础。近年来,多地彩礼数额持续走高,形成攀比之风。这不仅背离了彩礼的初衷,也可能会让家庭因彩礼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给婚姻稳定埋下隐患。在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不断上升的社会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发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近日,沛县法院大屯法庭就巧用“新规”释理,实质性化解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
基本案情
2023年4月,小强与小翠经媒人介绍相识,确定恋爱关系后,小强家人向小翠给付见面礼11000元,小强为小翠购买“四金”花费33000元。7月3日,双方举办订婚宴,订婚当天小强向小翠交付彩礼10万元,之后小翠购买价值共29600元的家具、家电放置在小强住处,此后双方开始同居生活。2023年10月,双方相处矛盾不断,昔日情侣彻底闹掰,两人因彩礼返还问题发生纠纷。2024年1月,小强将小翠诉至沛县法院,要求小翠返还彩礼、“四金”折价款及利息损失等合计144000元。
办理过程
为减轻双方当事人诉累,高效化解纠纷,案件由大屯法庭人民调解员朱自英进行诉前调解。调解员全面了解案情、确定处理思路后与原、被告取得联系。沟通中,双方均以工作繁忙为由不愿配合,在留下各自父母联系方式后便匆匆挂断电话。
第一次沟通碰壁,调解员决定从双方父母处寻找案件突破口。在和双方父母的沟通中,调解员了解到双方在生活习惯上有较大差异,随着矛盾加深,两人对这段感情已无挽回之意,而彩礼的返还问题则是成讼“导火索”。调解中,男方提出,女方可以不返还“四金”但要退还彩礼10万元;女方则认为自己已与男方同居相处数月,只愿意返还“四金”和彩礼2万元。调解员多次组织协调,双方仍然各执己见争执不休。
就在调解员一筹莫展之际,团队的指导法官毛媛媛告诉调解员:“最高法发布的‘彩礼新规’已经正式施行,可以为本案提供法律支撑。”吃下了“定心丸”的调解员再次组织双方沟通,依据“彩礼新规”,围绕“彩礼的范畴”、“彩礼是否应当返还”、“彩礼返还比例界定”等方面进行了一次现场普法。在调解员的引导劝说下,此次“彩礼”纠纷最终以小翠当场返还“四金”和彩礼4万元,小强撤回起诉的结果实质化解,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法官说法
彩礼,起源于我国古代婚嫁风俗中的“六礼”,其代表着愿结“秦晋之好”的两个家庭对“宜其室家”的美好愿望。但一段时间以来,有人却将彩礼视为衡量婚姻幸福与否的“标尺”,甚至部分地区还对彩礼数额打起“随行就市”牌,形成不言自明的“域内行情”。而因彩礼引发的婚姻家庭矛盾、婚约纠纷也随着彩礼价格的不断攀升持续增多。2024年2月1日,最高法《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正式施行,统一了裁判尺度、明确了判罚标准,比如明确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明确彩礼与恋爱期间的一般赠与的区别、明确彩礼的具体范围和彩礼纠纷的诉讼主体,此外,还进一步完善了彩礼返还的比例原则等问题,该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矫正某些畸形“彩礼观”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2024年2月21日,江苏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