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在忙碌的生产一线,不同岗位有不同的痛。兢兢业业“搬砖”,到头来却患上职业病,能向公司索赔吗?确诊之前多年治疗的费用怎么算?
周某在南通某公司机械车间从事车工工作,常年接触铁粉尘、砂轮磨尘。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间,周某经多次职业病鉴定为“无尘肺”。直到2020年11月,周某经疾控中心鉴定为职业性矽肺叁期,两肺继发性肺结核。后其职业病被认定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为贰级伤残。
因公司为周某缴纳了工伤保险,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已获得理赔。但早在确诊职业病之前,周某多年因身体不适辗转各地就医,自行花费了大笔费用。经查,2014年12月,周某首次就医,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真菌感染;尘肺待排。其后六年间,多次请病假辗转至上海、南京等地进行检查、住院治疗,出院以后再回到单位继续上班。
周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确诊职业病之前的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及病假期间的工资。仲裁委对部分费用予以支持。周某不服仲裁裁决,起诉至法院。
崇川法院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对于“疑似职业病期间”的认定,需结合劳动者的病情、就诊情况、就诊时间、病情与职业病的关联性等进行综合判断。
与事故伤害等能即时确定发生时间的病情不同,该职业病系肺部病变长期演化的结果,期间还可能存在因及时主动治疗延缓病情发展的情况,故职业病的认定时间远非原告患病的起始时间。法院综合考虑周某于2014年12月首次就医即诊断为“尘肺待排”,后续多次就医均系治疗支气管及肺部病变,治疗期间的非住院时间仍持续在原工作岗位接触铁粉尘和砂轮磨尘,病情最终演化为矽肺职业病的多项事实,认定2014年12月系“疑似职业病”的起始时间,上述期间发生的医疗费、住院伙食费、交通费等系就医治疗的必要支出,病假期间的工资也系周某必然发生的损失,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故对周某要求用人单位支付2014年12月以来疑似职业病治疗期间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病假期间工资及交通费的诉讼请求依法予以支持。该案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
法官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但对于“疑似职业病”的定义或解释,在配套规范文件中没有提及,在《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后连续多次的修订中也未涉及。司法实践中,对于“疑似职业病期间”的认定虽然存在立法的空白,但可以依据患者的病情、就诊时间、就诊情况及其与确诊职业病之间的关联性等综合因素进行判断,并从维护职业病患者利益的角度予以从宽把握。
——来源:2024年4月26日,江苏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