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特色专栏 > 税收案例 >
税收案例
预收款项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如何确定?
发文单位: 文号: 发文日期:2025-03-13
【基本案情】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8)鲁02行终67号
(原文,略)
【争议焦点】
预收款项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如何确定?
【税务处理】
法院认为,当事人之间签订3份购销合同,并通过收取预收货款,分批发货的方式履行该合同销售货物,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当事人在货物发出当天并未在账簿上列出该笔收入,未按期申报、缴纳税款,符合上述规定的“不列、少列收入”且“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情形,构成偷税。
至于当事人主张所签合同实为承担合同,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开的,法院认为,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货物,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归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销售合同与加工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货物所有权是否发生改变。本案中,当事人并未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且发生了货物有权的有偿转让,因此应认定为销售合同。故对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应遵循合同内容及实际履行情况,对结算方式的判断,即按照预收货款,分批发出货物的销售结算方式,以货物发出时间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Copyright © 2019 税收法宝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1227 苏ICP备200224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