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税法汇编 > 契税 >
契税
4.4 纳税地点、征收机关、部门协作
发文单位:    文号:    发文日期:2025-09-19
【字体:    打印本页

纳税地点、征收机关

契税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税务机关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征收管理。

(《契税法》第十四条)

纳税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契税法》第十五条)

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后,契税征收机关应当向纳税人开具契税完税凭证。

国务院令1997年第224号第十条)

 

二、部门协作、信息保密、纳税前置

(一)纳税前置、信息传递

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后,税务机关应当开具契税完税凭证。纳税人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查验契税完税、减免税凭证或者有关信息。未按照规定缴纳契税的,不动产登记机构不予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

(《契税法》第十一条)

税务机关在契税足额征收或办理免税(不征税)手续后,应通过契税的完税凭证或契税信息联系单(以下简称联系单,附件2)等,将完税或免税(不征税)信息传递给不动产登记机构。能够通过信息共享即时传递信息的,税务机关可不再向不动产登记机构提供完税凭证或开具联系单。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5号第六条)

契税信息联系单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5号附件2)

不动产登记机构在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时,应当依法查验土地、房屋的契税完税、减免税、不征税等涉税凭证或者有关信息。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3号第五条第二项)

 

(二)部门协作

税务机关应当与相关部门建立契税涉税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机制。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向税务机关提供与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有关的信息,协助税务机关加强契税征收管理。

(《契税法》第十三条第一款)

税务机关应当与相关部门建立契税涉税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机制。具体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有关的信息包括:自然资源部门的土地出让、转让、征收补偿、不动产权属登记等信息,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的房屋交易等信息,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社会组织登记等信息,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基本信息。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3号第五条第三项)

各地税务机关应与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加强协作,采用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一窗受理等模式,持续优化契税申报缴纳流程,共同做好契税征收与房地产管理衔接工作。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5号第九条)

 

(三)信息保密

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知悉的纳税人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契税法》第十三条第二款)

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税收征管过程中知悉的个人的身份信息、婚姻登记信息、不动产权属登记信息、纳税申报信息及其他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信息不属于保密信息范围,税务机关可依法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5号第八条)

 


上一篇:4.3 退税申报
下一篇:5 附则
欢迎登陆
Copyright © 2019 税收法宝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1227 苏ICP备2002243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