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件
-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64年 1954年
......
“我都不认识他,怎么借款?”近日,如皋法院审结一起民间借贷案件,让人奇怪的是借贷双方竟然互不相识。
“我仅仅是代为转账,并没有向他借款。”坐在被告席上的孙显(化名),面对原告朱明(化名)提出的还款诉求,百般辩解。原告朱明当庭出示银行转账凭证,证明其曾于2020年3月18日向孙显转账25万元,因孙显迟迟未归还该笔借款,遂诉至法院。
孙显辩称自己不认识朱明,并未向朱明借款,而是应合伙人周河(化名)的要求,用自己的银行卡代为转账,当天不仅收到了朱明的25万元,还收到了案外人吉栎(化名)的转账25万元。他向法庭提交了自己的收款账户交易明细。
孙显提交的账户交易明细显示,2020年3月18日,他收到了两笔25万元,其中一笔来自朱明,备注为“转账”和朱明的手机号码,另一笔来自吉栎,备注为“购买材料费”。2020年4月9日,孙显分四次向案外人吴煜(化名)的账户转账合计50万元。
针对孙显的辩解,朱明补充陈述,自己原来确实不认识孙显,是经朋友周河介绍的,借款25万元未打借条,是出于对周河的信任,当时也未留借款人孙显的联系方式。
案外人周河则陈述,案涉25万元是朱明与自己合伙做柴油生意的投资款,并非借款。对于这一说法,朱明不予认可,孙显与周河也无其他证据予以证明。
同样的一笔款项,双方各执一词,仅有的银行转账凭证未备注款项性质,且原被告双方之间也没有关于款项用途的任何交流。那么案涉款项25万元到底是不是借款?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现有证据,朱明不能证明其与孙显之间存在借贷合意,根据“谁主张,谁举证”规则,朱明应当对此承担不利的后果。法院最终判决驳回了原告朱明的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
为什么说本案原被告之间就案涉款项未形成借贷合意?首先,从汇款记录看,缺乏借贷意思表示记载。民间借贷成立的要件之一为借贷双方有借贷合意。本案朱明虽然提供了转账凭证,但双方之间未形成借条,现孙显对借款关系持有异议,根据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孙显有向朱明借款的意思表示。其次,案涉汇款与借贷常规不符。案涉款项金额较大,根据现有证据及本案当事人陈述,朱明与孙显互不相识,也无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在此情形下,向陌生人出借大额金钱却无书面形式约定,不合常理。且朱明也未提交证据证明其曾向孙显要求归还借款的记录,朱明主张案涉款项系借款,明显违背常规。最后,从案涉汇款流向看,难以认定为借贷。本案朱明以银行转账凭证提起诉讼,该证据距证实形成借贷关系明显不足。孙显举证所辩称的代转账主张,其已提交同日吉栎类似汇入记录及其转出50万元记录,与案外人周河的陈述可以印证,初步证明案涉款项非借款。朱明并未就借贷关系成立进一步提供证据证明,且从吉栎同日汇款25万元备注“购买材料费”来看,与朱明的陈述不吻合,与孙显陈述合伙代转账较为吻合。此外,案涉款项2020年3月18日转入孙显账户,同年4月9日孙显则转出包含本案25万元在内的50万元款项,时间跨度不大,符合代转账的一般常规。
法官提醒:
日常生活中,因为转账额度所限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会出现代为转账的情形,建议转账时最好备注款项来源、实际收款人、用途等信息,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多余的烦恼。
——来源:2023年12月18日,江苏法院网